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爱普生机器人综合服务商    

爱普生机器人|爱普生scara机器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恒定张力控制方法!
新闻中心
恒定张力控制方法!
发布时间:2025-09-2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恒定张力控制是卷绕类设备(如薄膜分切机、线缆缠绕机、印刷机等)的核心技术,通过动态调节驱动力矩或速度,确保材料在收卷 / 放卷过程中张力保持稳定(避免材料拉伸、褶皱或断裂)。以下是工业中常用的5 种恒定张力控制方法,包含原理、适用场景及实现方案:

一、开环张力控制(基于经验参数设定)

原理

通过预设扭矩或速度参数,不实时检测张力,仅根据收卷 / 放卷直径变化(或固定比例)调节输出。例如:收卷时,随卷径增大按比例减小电机转速,维持张力近似恒定。

实现方式

  • 扭矩模式:驱动器输出固定扭矩(如伺服电机扭矩模式,张力F=T/RT为扭矩,R为卷径)。

  • 速度模式:设定放卷电机速度略低于牵引电机速度,形成固定张力(速度差决定张力大小)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材料刚性好(如金属箔)、卷径变化小、精度要求低的场合(如简单缠绕机)。

  • 优点:结构简单(无需张力传感器)、成本低。

  • 缺点:无反馈补偿,受材料厚度不均、摩擦变化影响大,张力误差 ±10%~20%。

二、闭环张力控制(基于张力传感器反馈)

原理

通过张力传感器(如张力计、压力传感器)实时检测实际张力,与设定张力比较,通过 PID 调节器动态修正输出(扭矩或速度),形成闭环控制。

实现方式

  1. 传感器安装:张力传感器安装在材料路径的 “浮动辊” 或 “张力臂” 上,将张力转换为电信号(0-10V 或 4-20mA)。

  2. 控制逻辑

    • 设定张力Fset与反馈张力Ffbk的偏差ΔF=FsetFfbk

    • PID 调节器根据ΔF输出调节量(如扭矩补偿ΔT或速度补偿ΔV)。

    • 驱动器执行调节(如收卷电机扭矩T=T0+ΔT)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中高精度需求(误差 ±1%~5%)、材料易拉伸(如薄膜、织物)的设备(分切机、印刷机)。

  • 优点:实时补偿干扰(如材料厚度波动),精度高。

  • 缺点:需张力传感器(增加成本),传感器安装需避免机械振动干扰。

三、卷径计算式张力控制(收卷专用,无传感器)

原理

收卷过程中,卷径R随时间增大(R=R0+vtv为材料厚度,t为时间),通过计算卷径实时调整扭矩(T=FR),维持张力F=T/R恒定。

实现方式

  1. 卷径计算

    • 方法 1:通过编码器检测收卷电机转速n,结合牵引速度,计算

    • 方法 2:预设材料厚度d,通过收卷圈数N计算R=R0+dNR0为初始卷径)。

  2. 扭矩调节:控制器按T=FsetR实时计算目标扭矩,输出给收卷电机(扭矩模式)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收卷设备(如复卷机),材料厚度均匀(如纸张、胶带),无张力传感器时使用。

  • 优点:省去张力传感器,成本低于闭环控制,精度中等(±5%~10%)。

  • 缺点:依赖卷径计算精度,材料厚度不均会导致误差累积。

四、浮动辊张力控制(机械 + 电气结合)

原理

利用 “浮动辊”(重力或气缸驱动的摆动辊)检测张力变化:张力过大时浮动辊上抬,张力过小时下落,通过位移传感器(如电位器、接近开关)检测浮动辊位置,反馈调节电机速度。

实现方式

  1. 机械结构:浮动辊安装在摆臂上,重力或气缸提供预紧力,材料张力变化时摆臂摆动。

  2. 控制逻辑

    • 位移传感器将摆臂位置P转换为电信号(对应张力大小)。

    • 目标位置Pset对应设定张力Fset,偏差ΔP=PsetP

    • 调节器根据ΔP调节放卷 / 收卷电机速度(如张力过大时,降低收卷速度或提高放卷速度)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中速卷绕设备(如纺织机、线缆绕线机),需缓冲材料张力波动。

  • 优点:机械缓冲 + 电气调节结合,抗干扰能力强,维护简单。

  • 缺点:响应速度较慢(受机械惯性影响),不适合高速设备。

五、复合张力控制(高精度场景,多方法融合)

原理

结合上述多种方法(如 “闭环张力 + 卷径计算 + 浮动辊缓冲”),兼顾精度与稳定性。例如:

  • 用张力传感器提供实时反馈(闭环调节),同时通过卷径计算进行前馈补偿(提前调节),浮动辊吸收瞬时张力波动。

典型方案(薄膜分切机)

  1. 张力传感器检测实际张力(主反馈)。

  2. 卷径计算模块实时输出前馈扭矩(前馈)。

  3. PID 调节器根据张力偏差输出补偿扭矩(补偿)。

  4. 收卷电机总扭矩前馈补偿

  5. 浮动辊监测瞬时波动,触发紧急速度修正(如突然断料时快速停机)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高精度设备(如锂电池极片分切机,张力误差要求 ±0.5%)、高速运行(>300m/min)或材料敏感(如极薄薄膜)。

  • 优点:综合多种方法优势,精度高、响应快、抗干扰强。

  • 缺点:系统复杂,成本高,需专业调试。

六、关键参数调试(以闭环控制为例)

  1. PID 参数整定

    • 比例增益(P):过小张力响应慢,过大易震荡;

    • 积分时间(I):消除静态误差,过短导致超调;

    • 微分时间(D):抑制震荡,过长影响响应速度。

  2. 卷径补偿系数:根据材料厚度、初始卷径校准卷径计算精度。

  3. 张力设定曲线:特殊材料(如弹性材料)可设定 “张力随卷径变化曲线”(如收卷后期张力略减,避免材料压溃)。

总结

选择恒定张力控制方法需权衡精度要求、成本预算、材料特性

  • 低精度、低成本→开环控制或卷径计算法;

  • 中精度、中等成本→浮动辊控制或单闭环控制;

  • 高精度、高速度→复合张力控制(闭环 + 前馈 + 缓冲)。

实际应用中,还需配合机械结构优化(如导向辊平行度、轴承润滑)和驱动器参数匹配(如电机动态响应),才能实现稳定的恒定张力控制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