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爱普生机器人综合服务商    

爱普生机器人|爱普生scara机器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电动闸阀如何接线,以及控制知识!
新闻中心
电动闸阀如何接线,以及控制知识!
发布时间:2025-10-1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电动闸阀的接线方法与控制知识

电动闸阀是由电动执行机构(电机、减速箱、控制模块等)驱动闸板升降,实现管道流体通断的阀门,核心优势是远程自动化控制、大扭矩输出,适用于大口径、高压管道(如石油化工、市政供水管道)。其接线与控制需围绕 “动力供电”“控制信号”“状态反馈” 三大核心,同时结合安全规范与功能需求设计,以下分接线方法、控制逻辑、注意事项三部分详细说明。

一、电动闸阀的核心组成:接线与控制的基础

在接线前需明确电动闸阀的核心部件,避免接错线路:

核心部件功能作用接线关联
电动执行机构阀门动作的动力源,内置 “电机(交流异步电机为主)、减速箱、力矩开关、行程开关”需接入 “动力线”(给电机供电)和 “控制线”(接收动作指令)
行程开关限制闸板的 “全开”“全关” 位置(如闸板到顶触发 “全开” 开关,切断电机电源)属于控制线范畴,需接入控制回路,防止超程损坏阀门
力矩开关当阀门卡阻(如闸板卡涩)导致电机负载过大时,触发过载保护,切断电源与行程开关并联,共同保护电机和阀门结构
控制模块接收外部控制信号(如 PLC/DCS 的开关量信号),驱动电机正反转(对应闸阀开 / 关)是 “控制线”“反馈线” 的核心转接部件,部分内置继电器
状态反馈传感器(如限位开关、编码器)输出 “全开 / 全关” 状态信号(如无源触点信号)至控制系统需接入反馈线路,实现控制闭环

二、电动闸阀的接线方法:分 3 类核心线路

电动闸阀的接线需区分 “动力回路”(给电机供电)和 “控制回路”(指令与反馈),接线前必须断电操作,并核对执行机构的电气原理图(不同厂家型号的引脚定义可能不同,以厂家图纸为准)。

(一)前提准备:明确接线核心参数

  1. 电源参数:确认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机电源类型 ——

    • 常见为三相交流 380V(大功率执行机构,如≥1.5kW,适用于 DN100 以上闸阀);

    • 小功率执行机构(如≤0.75kW)可能为单相交流 220V;需严格匹配电源电压,避免电机烧毁。

  2. 引脚定义:执行机构的接线端子通常分为 3 组(以常见三相电机执行机构为例):

    • 动力端子:L1、L2、L3(三相电源输入)、PE(接地);

    • 控制端子:K1(开阀指令)、K2(关阀指令)、COM(公共端);

    • 反馈端子:NO1(全开反馈常开)、NC1(全开反馈常闭)、NO2(全关反馈常开)、NC2(全关反馈常闭)、COM(反馈公共端)。

(二)3 类核心线路接线步骤

1. 动力回路接线:给电机供电(核心安全线)

动力回路是电机运行的能量来源,必须保证接线牢固、接地可靠,防止漏电或缺相烧毁电机。

  • 接线步骤

    1. 从现场配电箱引出三相电源线(L1、L2、L3)和接地线(PE),线径需匹配电机功率(如 1.5kW 电机选 2.5mm² 铜芯线,4kW 电机选 4mm² 铜芯线);

    2. 打开电动执行机构的接线盒,找到 “动力端子排”(通常标注 “POWER” 或 “Motor”);

    3. 将 L1、L2、L3 分别接入动力端子的对应引脚,PE 线接入接地端子(标注 “PE” 或接地符号 “⊕”),接地线必须牢固,不可省略(防止漏电触电);

    4. 若执行机构内置 “电源开关”,需确保开关处于 “OFF” 状态,接线完成后再合闸测试。

  • 关键注意:三相电机需注意相序一致性 —— 若首次通电后电机反转(闸阀 “开指令” 时闸板下降),只需调换 L1、L2、L3 中任意两根相线的接线即可纠正转向。

2. 控制回路接线:实现 “开 / 关” 指令(手动 / 自动控制)

控制回路分为 “本地手动控制”(现场按钮)和 “远程自动控制”(PLC/DCS 信号),两种模式可通过执行机构的 “控制模式切换开关”(Local/Remote)切换。

(1)本地手动控制接线(现场按钮控制)

适用于现场调试或紧急操作,需接入 “开阀按钮(SB1)”“关阀按钮(SB2)”“停止按钮(SB0,可选)”,核心是通过按钮控制电机正反转。

  • 接线逻辑

    • 执行机构控制端子通常提供 “开阀指令端(K1)”“关阀指令端(K2)”“公共端(COM)”;

    • 开阀按钮(SB1,常开)一端接 K1,另一端接 COM;

    • 关阀按钮(SB2,常开)一端接 K2,另一端接 COM;

    • 若需紧急停止,可在 COM 与电源之间串联 “停止按钮(SB0,常闭)”,按下时切断控制回路电源。

  • 接线步骤

    1. 用 1.0-1.5mm² 铜芯控制线(如 RVV 软线)连接按钮与执行机构控制端子;

    2. 确认按钮触点类型(常开 / 常闭):SB1、SB2 必须为常开触点(按下时接通指令),SB0 为常闭触点(正常时接通,按下时断开);

    3. 接线完成后,切换至 “Local” 模式,按下 SB1 测试闸阀开启,按下 SB2 测试关闭,观察是否触发行程开关(如开到位后电机自动停止)。

(2)远程自动控制接线(PLC/DCS 控制)

适用于中央控制系统远程操作,需接入 “远程开 / 关指令信号” 和 “状态反馈信号”,实现 “指令下发 - 动作执行 - 状态反馈” 的闭环控制。

  • 1. 远程指令接线(控制信号输入)远程控制信号通常为无源触点信号(PLC 输出模块的继电器触点)或有源直流信号(如 DC24V),以最常用的 “无源触点” 为例:

    • PLC 的 “开阀指令触点(KA1)” 一端接执行机构 K1,另一端接 COM;

    • PLC 的 “关阀指令触点(KA2)” 一端接执行机构 K2,另一端接 COM;

    • 若为有源信号(如 PLC 输出 DC24V),需确认执行机构控制回路的额定电压(通常为 DC24V 或 AC220V),将 PLC 的正输出接 K1/K2,负输出接 COM(注意极性不可反)。

  • 2. 状态反馈接线(信号输出至 PLC)执行机构通过 “全开反馈开关(SQ1)” 和 “全关反馈开关(SQ2)” 输出状态,通常为无源常开 / 常闭触点,接线至 PLC 的输入模块:

    • 全开反馈(NO1):一端接 PLC 输入端子(如 I0.0),另一端接 PLC 输入公共端(如 DC24V 负极);闸阀全开时,SQ1 闭合,PLC 检测到信号,显示 “全开”;

    • 全关反馈(NO2):一端接 PLC 输入端子(如 I0.1),另一端接 PLC 输入公共端;闸阀全关时,SQ2 闭合,PLC 显示 “全关”;

    • 若需故障反馈(如电机过载),可将执行机构的 “过载保护触点(如热继电器触点 FR)” 接入 PLC 输入端子(如 I0.2),过载时 FR 闭合,触发报警。

3. 接地接线:安全核心

  • 电动闸阀必须进行双重接地

    1. 执行机构的金属外壳需接入现场接地极(PE 线),接地电阻≤4Ω;

    2. 电机的绕组接地(若执行机构内置接地端子)需单独接 PE 线,防止电机绝缘损坏导致外壳带电;

  • 接地线需用黄绿双色专用线,线径不小于动力线的 1/2(如动力线 2.5mm²,接地线≥1.5mm²)。

三、电动闸阀的控制知识:3 类核心控制逻辑

电动闸阀的控制围绕 “动作控制”“保护控制”“模式切换” 展开,核心是确保 “精准动作 + 安全保护”,避免超程、过载损坏阀门。

(一)动作控制:电机正反转驱动闸板升降

电动闸阀的 “开 / 关” 本质是电机正反转

  • 开阀:执行机构接收 “开指令”(K1 通电),控制模块驱动电机正转,经减速箱减速后带动阀杆旋转,闸板沿阀杆螺纹上升,阀门开启;当闸板上升至 “全开” 位置,触发行程开关 SQ1,切断电机正转电源,电机停止;

  • 关阀:接收 “关指令”(K2 通电),电机反转,闸板下降,阀门关闭;闸板下降至 “全关” 位置,触发行程开关 SQ2,切断电机反转电源,电机停止;

  • 中途停止:若需在开 / 关过程中停止,可切断控制指令(如松开本地按钮、PLC 断开指令触点),电机立即停止,闸板停留当前位置(部分执行机构支持 “点动控制”,即按住按钮动作,松开停止)。

(二)保护控制:防止阀门与电机损坏(核心安全逻辑)

电动闸阀内置两类关键保护装置,控制回路需确保其正常工作:

  1. 行程保护(超程保护)

    • 核心部件:行程开关 SQ1(全开)、SQ2(全关);

    • 控制逻辑:行程开关为常闭触点(串联在电机控制回路中),当闸板到达极限位置时,机械结构触发开关,触点断开,切断电机电源(无论是否有开 / 关指令,电机均停止);

    • 调试要点:安装后需手动调整行程开关位置(部分执行机构为电子行程设定),确保闸板 “全开” 时不顶坏阀盖,“全关” 时闸板与阀座密封良好(无过压损坏密封面)。

  2. 力矩保护(过载保护)

    • 当闸板卡涩(如介质结晶、杂质卡阻),电机负载增大,扭矩超过设定值时,力矩开关触发,切断电机电源;

    • 若电机长期过载(如缺相运行),热继电器 FR 动作,断开动力回路,保护电机绕组不烧毁;

    • 核心部件:力矩开关(内置在执行机构中,检测电机输出扭矩)、热继电器(电机过载保护);

    • 控制逻辑:

    • 设定要点:力矩值需按阀门额定扭矩设定(通常为额定扭矩的 1.2-1.5 倍),不可过大(无法保护)或过小(频繁误触发)。

(三)控制模式切换:本地与远程的协同

电动闸阀通常支持 “本地(Local)” 和 “远程(Remote)” 两种控制模式,通过执行机构的模式切换开关或远程信号切换:

  1. 本地模式:优先级最高,用于现场调试、故障处理;此时远程指令无效,仅通过现场按钮控制开 / 关;

  2. 远程模式:由 PLC/DCS 远程控制,本地按钮无效;适用于正常自动化运行;

  3. 互锁逻辑:部分高端执行机构内置 “模式互锁”,防止本地与远程同时发指令(如远程指令有效时,本地按钮按下无反应),避免控制冲突;若无互锁,需在 PLC 程序中设置 “远程指令有效时,屏蔽本地指令” 的逻辑。

四、接线与控制的关键注意事项

  1. 核对电气原理图:不同厂家的执行机构端子定义差异大(如部分厂家 K1 为关阀、K2 为开阀),必须以厂家提供的《电气接线图》为准,不可凭经验接线;

  2. 断电操作:接线前必须断开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,并用万用表确认无电压,防止触电;

  3. 相序测试:三相电机首次通电前,可先接通控制电源,点动开阀按钮,观察电机转向(若闸阀 “开” 时闸板下降,需调换动力线 L1、L2、L3 中任意两根);

  4. 行程与力矩调试:接线完成后,必须手动测试行程开关和力矩开关的有效性(如故意卡阻闸板,观察是否触发力矩保护),避免超程或过载;

  5. 防水防尘:户外或潮湿环境的电动闸阀,接线盒需选用 IP65 及以上防护等级,接线后用防水胶带密封端子,防止进水短路;

  6. PLC 程序逻辑:远程控制时,PLC 程序需加入 “指令互锁”(如开指令与关指令不可同时输出)、“超时保护”(如开阀超过 30 秒未触发全开反馈,判定故障并报警),提升可靠性。

总结

电动闸阀的接线核心是 “分清动力、控制、反馈三线,确保接地可靠”;控制核心是 “电机正反转驱动动作 + 行程 / 力矩双重保护 + 本地 / 远程模式切换”。实际应用中,需结合现场工况(如电源类型、控制需求)、执行机构参数(如扭矩、电压),并通过调试验证控制逻辑,才能确保阀门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