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爱普生机器人综合服务商    

爱普生机器人|爱普生scara机器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负载突变时,伺服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如何工作的?
新闻中心
负载突变时,伺服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如何工作的?
发布时间:2025-10-1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当负载发生突变时,伺服系统的控制逻辑会通过闭环反馈机制实时监测偏差,并启动多级调节策略,以快速恢复系统平衡。其核心逻辑围绕 “检测偏差→动态调节→限制保护” 三个环节展开,具体工作过程如下:

一、偏差检测:实时捕捉负载突变信号

伺服系统的控制核心(驱动器内部的 CPU 或 PLC)通过传感器反馈实时监测关键参数,快速识别负载突变:

  1. 位置环偏差检测

    • 指令位置(由上位控制发出的脉冲或位置指令)与电机编码器反馈的实际位置进行实时对比,计算 “位置偏差”(跟随误差)。

    • 负载突变时(如突然增大),电机实际位置会滞后于指令位置,导致位置偏差瞬间超过正常波动范围(例如:正常偏差≤0.1mm,突变后偏差≥0.5mm)。

  2. 速度环偏差检测

    • 指令速度(如 PLC 发送的速度指令)与电机实际转速(通过编码器计算)对比,得到 “速度偏差”。

    • 负载突然增大时,实际转速下降,速度偏差(指令速度 - 实际速度)增大;负载突然减小时,实际转速可能超过指令速度,速度偏差反向增大(实际速度 - 指令速度为正值)。

  3. 扭矩 / 电流反馈检测

    • 驱动器实时监测电机输出的扭矩(或电流,因扭矩与电流成正比),与 “指令扭矩”(根据速度 / 位置偏差计算的理论需求扭矩)对比。

    • 负载突变时,实际扭矩会突然偏离指令扭矩(如负载骤增时实际扭矩瞬间超过指令扭矩,负载骤减时实际扭矩骤降)。

二、动态调节:多级控制算法修正偏差

一旦检测到负载突变导致的偏差,伺服系统通过位置环、速度环、电流环的三级闭环控制(从外环到内环依次调节)动态修正,具体逻辑如下:

1. 位置环调节(外环):修正最终位置偏差

  • 核心目标:确保电机最终能到达指令位置,消除定位偏差。

  • 调节逻辑:当位置偏差超过设定阈值(如 0.3mm),位置环控制器(通常为比例 - 积分 PI 控制器)会根据偏差大小,向速度环输出修正后的速度指令(例如:负载增大导致位置滞后时,位置环会提高速度指令,让电机加速追赶指令位置)。若负载骤减导致电机超速(位置超前),位置环会降低速度指令甚至输出反向速度指令,迫使电机减速或小幅反向运动,抵消超前偏差。

2. 速度环调节(中环):稳定转速波动

  • 核心目标:让电机实际转速快速跟踪位置环输出的修正速度指令,减少转速波动。

  • 调节逻辑:速度环控制器(PI 或比例 - 积分 - 微分 PID 控制器)根据速度偏差(修正后的速度指令与实际转速的差值),计算所需的扭矩指令

    • 负载增大导致转速下降时,速度环增大扭矩指令,让电机输出更大扭矩以提升转速;

    • 负载骤减导致转速飙升时,速度环减小扭矩指令(甚至输出反向扭矩指令,即制动扭矩),抑制转速过快上升。同时,速度环会限制扭矩指令的变化率(加减速限制),避免扭矩突变对电机和机械结构造成冲击。

3. 电流环调节(内环):精确执行扭矩指令

  • 核心目标:将速度环输出的扭矩指令转化为实际电流,驱动电机产生对应扭矩。

  • 调节逻辑:电流环控制器(通常为 PI 控制器)通过检测电机绕组的实际电流,与扭矩指令对应的目标电流对比,调节驱动器内部的功率模块(如 IGBT)输出电压,使实际电流快速跟踪目标电流:

    • 负载增大时,目标电流升高,电流环增大输出电压,提高绕组电流,从而提升扭矩;

    • 负载骤减时,目标电流降低,电流环减小输出电压,降低电流,避免电机超速。电流环的响应速度最快(通常在微秒级),是对抗负载突变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三、限制与保护:避免系统过载或失控

若负载突变超出系统调节能力(如负载瞬间增大至额定值的 3 倍以上),伺服系统会触发限制逻辑保护机制,防止硬件损坏:

  1. 扭矩限制

    • 驱动器中预设 “最大输出扭矩限制”(如额定扭矩的 200%),当负载突变导致扭矩指令超过该限制时,电流环会强制将输出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,避免电机过载烧毁。

    • 此时,电机可能无法完全跟踪指令(允许暂时的位置 / 速度偏差),但优先保证设备安全。

  2. 速度限制

    • 设定 “最大转速限制”(如额定转速的 120%),若负载骤减导致实际转速超过该值,速度环会输出最大制动扭矩(通过电机反向发电,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),强制将转速压回安全范围,防止 “飞车”。

  3. 报警与停机

    • 若偏差持续超过阈值(如位置偏差超差时间>1 秒)或关键参数超限(如电流超过 300% 额定值),驱动器会触发报警(如 “跟随误差过大”“过流”“过载”),并通过信号(如 ALM 报警输出)通知上位控制器(PLC)。

    • PLC 接收到报警信号后,会执行预设逻辑(如切断伺服使能、停止脉冲输出、触发急停),避免故障扩大。

四、总结:负载突变时的控制逻辑流程

  1. 检测:通过位置、速度、电流传感器实时捕捉偏差信号,识别负载突变;

  2. 调节:位置环修正位置偏差→速度环稳定转速→电流环精确输出扭矩,三级闭环协同快速响应;

  3. 保护:若调节失效,触发扭矩 / 速度限制或报警停机,保障系统安全。

这一逻辑的核心是 “快速响应 + 动态平衡”—— 通过高精度反馈和多级控制算法,在负载突变时尽可能维持运动稳定性,同时在极端情况下优先保护设备。实际应用中,可通过调整驱动器的增益参数(如位置环增益、速度环增益)优化响应速度,或在 PLC 中加入前馈控制(提前预判负载变化)进一步提升抗干扰能力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